有電腦無人腦

回顧過去,澳門在新技術應用上並不差。早在香港尚要接線生才能駁通外國電話時,澳門已可直撥國際長途。說近一點,澳門有些項目早著先鞭,但不是爛尾、苟延殘喘,就是去向成疑,折射出不少公共行政問題。

例如澳門焚化爐中心曾是亞洲典範,周邊國家、地區不時組團來澳取經,惜早行人止步,前幾年還發生“飛灰事件”,居民現在看到其釋放出的煙霧,質疑聲四起。污水處理方面,澳門使用的技術也曾領先過,但至今超過27年,早不勝負荷,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近6年竟將一半污水,在未完全處理下就排出。近月更因管道日久失修而停廠搶修,生活污水“原汁原味”直接排出海,社會嘩然。當今世界最講究環保,一直是全球人均GDP前列的澳門,竟落後如此。

還有澳門早在2008年第四季已在北區的裕華、建華、金海山等屋苑,試用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新加坡兩三年前才開始試行。遺憾澳門一試九年,至今半死不活,去向成疑。白紙一張的石排灣公屋群無用,新城填海諮詢亦被遺忘,到底政府想點?若系統不好,索性取消;若系統可用,應加以改良或大力推廣至其他區,減少人力並令市容更好。

回歸後,特區政府一直想推動電子政務,實為早期的智慧城市概念之一,不過講多過做,多年來一直在研究、諮詢、組織跨部門小組之上,兜兜轉轉,建樹有限。以上三個例子正好說明,有再好的技術、概念都沒用,人腦的智慧、心態唔掂一樣無運行。

今次特區政府見真章,邀請阿里助拳,是筆者一直主張的做法。澳門地少、人少,無必要事事自己研究,或設立自身的一套標準。自身條件有限就引用外地先進經驗,自身技術能力不足就外判、開標購買,省時方便。政府部門應主力抓政策、行政、資源分配,不能事事親力親為。好像幾年前交通局試圖自主研發巴士報站系統,以為好醒,結果幾經試用、調整,屢遭批評,無疾而終,最後外判了事。現在巴士公司的系統有一定口碑。

然而特區政府與阿里合作,社會有不少隱憂、不明之處及批評。最大隱憂是私隱,始終港澳人認為內地對私隱不重視,無論內地公司技術多上乘,但在私穩範疇形象並不怎討好。但早有資訊科技人士指出,若讀者正使用內地出品的手機應用程式,私隱權早旁落,何需阿里出手?信不信由你。這方面《個人資料保護法》必須與時並進,又是澳門弱項。

另有不明處及批評在於,阿里貴為實力雄厚的內地巨企,但尚有其他差不多份量的競爭對手,如華為、騰訊等,外國相關大型企業更不在話下,特區政府何以對阿里情有獨鍾?雖則雙方只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但內容包括了雲計算中心的建設、政府數據整合等實際工作,到底此是協議還是商業合同?從報道看,這幾是服務合同了,如此政府有否貨比三家?這項目實際上可作國際洽商及招標,對澳門或許更有利。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計劃投資多少去落實《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用多少預算去打造智慧城市?具體工作計劃如何?這些均為重要問題,政府無具體公佈,只說每筆預算將因應每個項目單獨產生,單獨判給,即又是“鋪鋪清”老路,與立法會細則性審議當中的《預算綱要法》大原則相違背。至此,特區政府該開誠佈公,否則私相授受等疑雲,將催生無限陰謀論,無論對計劃本身,或者對特區政府本已不高的管治威信均百害而無一利。公帑使用應該公開透明,方為陽光政府。

其實智慧城市範圍很廣,除政府部門資訊、資料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孤島效應,提升行政效率及便民之外,開放原始數據、資料,讓社會、商界、學界開拓更多新技術、新做法亦是重點,如城市管理、出行交通以至日常生活等。這些更需法律作支援,特區政府必須擺正心態、有部署,第一步是制訂資訊公開的相關法律,規範政府部門及各公共服務機構,適度公開其數據及資料,讓有心人或企業分析、研發,否則事倍功半。

甄慶悅

(原載於 2017年 8月號《商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