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牆山泥坍塌事故應獨立調查 全面檢討多項跨部門協調機制

【訊報專欄:宇論滔滔2022年6月17日】

古城牆山泥坍塌事故應獨立調查
全面檢討多項跨部門協調機制

加思欄馬路一個與在建傳染病大樓及古城牆相鄰的地盤,在六月九日(週四)傍晚約七時發生山泥傾瀉,波及旁邊大廈嘉安閣低層住戶,其中大廈停車場及兩個低層單位的牆壁更被強勁大石沙泥衝破,萬幸沒有造成傷亡。

現場所見,大廈地面層停車場有電單車被壓毀,兩個受波及的單位更滿目瘡痍,房間因湧入的泥沙導致嚴重損毁,牆身磚頭散落地上,牆邊不少物件被沒入山泥之中,一樓單位整個房間基本被沙泥及巨石覆蓋,無法進入,可見事發時泥石傾瀉而下的威力。戶主表示,事發前兒子仍在房間,出房數分鐘後就突然發出巨響聲,「還沒來得及反應,地震聲般震耳欲聾,滾石飛下,無法用語言形容這種震撼」;及後他即時與兒子走落樓下並報警。事實上,今次山泥傾瀉不單波及旁邊的嘉安閣,大量沙泥大石及古城牆的夯土也直接塌入地盤,有挖泥車也被泥沙及大石壓著淹埋,今次沒有造成住戶及地盤人員傷亡,僅屬萬幸!

事後未清理即時危險 政府已「離場放假」?

當日事發後,治安警及消防員先後到場,發現大量山泥及石牆石塊壓毀嘉安閣地下低層住宅的牆身、花籠及車庫。消防員隨即展開搜索,用熱能探測器在山泥及石塊間探測,未有發現,並聯絡大廈所有住戶、停車場車主及地盤負責人,初步確定無人失蹤。當日到場的工務局人員亦向住戶口頭表示,初步調查大廈的結構暫時沒有危險。

土地工務局和公共建設局10日晚才首次正式發稿:「就2022年6月9日加思欄馬路嘉安閣後方發生山泥傾瀉事宜,土地工務局人員於接獲消防局通報後隨即抵達現場跟進。經檢測後,初步判斷嘉安閣結構沒有即時危險。局方於今(10)日再派員到相關大廈、相鄰建築項目地盤等進一步檢查及了解情況。由於山泥傾瀉發生位置緊鄰被評定的不動產城牆遺跡,且周邊環境複雜,加上考慮到未來數日仍會有大雨,為保障市民安全,土地工務局及公共建設局立即跟進,已展開緊急維護工程。另外,也會與相關部門協調後續處理。」
然而,筆者在10日傍晚收到嘉安閣的受影響住戶求助,指接獲警方通知現場警員將撤離,且提醒住戶收拾好家中貴重物品;現場及地盤已不見任何政府人員,山泥也未見被清理;追問旁邊地盤負責人時也只獲回覆,因為週六日假期,要週一開會才知如何跟進。

古城牆斜坡四百年歷經風雨無損

筆者聞悉實在驚訝,一是工務局等主責部門,在斜坡未作清理及臨時加固前,即斜坡仍有再倒塌危險時,要待週末假期後才開會?為何當局沒即時對斜坡作加固及通知警察要留守現場確保無人靠近危險位置?這充分反映今屆政府卸責的態度似乎更勝從前!

必須指出,今次塌山泥的位置,屬於本澳被評定的不動產——城牆遺跡(近加思欄馬路一段),據文化局表示,全長50米的城牆,約有18米在今次事故中倒塌。該城牆的歷史逾四百年,不單經歷天鴿、山竹也無礙,甚至連造成五千人死亡的澳門最嚴重的「甲戌風災」(1874年)也沒影響城牆,若非近年接連受到山上傳染病大樓開挖大量山體,以及下端私人地盤開挖地基等影響,城牆根本不可能因暴雨倒塌。

按照現行法例,政府公共工程由公共建設局負責招標及監管,私人工程則由土地工務局審批及監管,但必須指出,政府及私人工程的承建商及其工程專業人員應有措施確保工程不對周邊的建築物及古城牆造成影響,公建局及工務局也應對其有否落實施工方案作出監管,倘出現意外事故,公建局及工務局有權責分別對公共及私人工程事故進行監督及調查,且工務局亦有權對公共及私人工程負責的專業人員進行監督及調查。

工務局應領導獨立調查找出事因

故現時應由工務局統籌,聯同公建局盡快做好斜坡臨時清理及加固,並對嘉安閣的結構安全做全面檢查,並發出書面報告確保大廈的安全,也要盡快協助住戶善後及修復,並就今次古城牆山泥坍塌事故進行獨立調查,交代事故原因及追究責任,方便住戶索償。

另外一個問題是斜坡監管,其實早在1995年,澳門已成立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民政總署及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的代表工程師組成的「斜坡安全工作小組」,加強對本澳所有斜坡的監察工作,定期對本澳的斜坡進行巡查和勘探,並將斜坡風險作高、中、低三級進行分類,對有需要的斜坡及早加固和維修,倘若屬私人斜坡,土地工務運輸局會根據斜坡安全工作小組的建議要求斜坡所屬的業權人作跟進,截至今年三月中,被小組列入恆常監察的斜坡有260個,當中屬私人的有32個、政府和私人共同擁有的有29個,其餘為政府擁有。
值得留意,近年多次出現低風險斜坡的坍塌現象,已反映出斜坡小組的運作及機制須作全面檢討,但更令筆者驚訝的是,翻查地籍資訊網,竟未能找到今次出事、且屬法定保護的於本澳被評定的不動產的古城牆所處斜坡,意味其竟不屬斜坡小組巡視的二百多個斜坡之一,即斜坡長年根本無被定時巡查及維護。
古城牆斜坡竟不屬斜坡小組恆常巡查範圍?

要知道,斜坡小組一直由工務局統籌主導,今年四月因應職能重整才將斜坡小組的統籌職責轉移到公建局,故工務局審批古城牆下地盤時,不應、亦不可能不知悉斜坡的存在,而公建局在興建傳染病大樓時,以及在四月正式擁有斜坡小組統籌責任時,亦不可能不知悉古城牆所在的斜坡的存在;再者,工務局及公建局在審批工程和計劃時,就應依《文遺法》主動向文化局諮詢約束性的意見,甚至應盡責地主動協調兩工地承建商,共同做好保護措施,也絕不可能不將古城牆所在的斜坡列入斜坡小組資料庫及作恆常巡查,今次意外,明顯是多個部門缺乏溝通和互相卸責的結果!

古城牆坍塌後,文化局表示:「就鄰近加思欄馬路城牆的兩個地盤工程,文化局基於文物價值及景觀保護方面考慮,在工程計劃階段已發出多項意見和要求,亦要求計劃須經權限部門通過後方能實施後續工程。」據筆者現場所見,出事工地近山坡位置確貼有:「古城牆5米範圍內禁止施工」,但現場地盤正動工的微型椿位置是否有5米距離確有疑問。到底文化局的意見在施工中有否得到公建局及工務局重視落實,總承建商有否嚴格執行要求,兩局又如何監督都是調查的重點。

全面檢討多項跨部門協調機制

但其實早在十年前,政府已開始要求地盤動工前,要對周邊大廈進行監測,以便倘工程出現問題,能夠清楚責任,今次事故兩個地盤在山坡旁邊進行工程時,有否對周邊大廈、古城牆及斜坡進行監測,為何出事前沒有發覺異常等,都是調查報告需要釐清的問題。最後,政府也必須將斜坡列入恆常監察名單,確保其得到持續恆常的保養及維護。

今次事故沒有造成人命傷亡只是萬幸,政府若不重視調查事故真相、追究責任及改善機制,問題只會繼續重複,出現人命傷亡只是遲早的問題。筆者在此促請政府,必須全面檢視今次事件帶出的斜坡、文物、公共及私人工程監管等眾多複雜問題,更要頂層做好跨部門協調,確保每個涉及跨部門範疇的工作有賦權問責的統籌負責部門,倘機制未能運作必須作出追究,才能改善目前越趨嚴重的部門卸責現象。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
🌷🌷🌷支持我們,請分享貼文。
——————————————–

傳新TEL熱線:(853)28522922 /65549922
傳新Youtube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SynergyMacao
傳新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ynergyMacao/

傳新暢談:桔仔街65號(歡迎自薦訪談主題及嘉賓)
傳新影片:吾講你知、傳新解毒-足本重溫、馬後炮、惡搞系列等等,全部影片都可以在【傳新Youtube 頻道】逐個翻睇。

🌹🌹歡迎支持本會運作🌹🌹
https://bit.ly/2CN0k2H

🌾🌾🌾義工招募:🙋‍♂‍🙋‍♀‍
https://bit.ly/3aGWt3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