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清零再過「七加三」 無新陽性 應進「正常期」非「穩定期」

社區清零再過「七加三」
無新陽性應進「正常期」非「穩定期」

今波新冠本地疫情自六月十八日開始,礙於政府開始時對Omicron BA.5.1有輕敵心態,管控不快不嚴,令最初特首所言的十四日內可防可控的目標落空,甚至令傳染源在社區廣泛蔓延,白白錯失頭三周的控疫黃金時間。直至七月十一日起實施前後十二天的相對靜止,疫情才得到有效遏止,七月廿三日澳門已進入當局聲稱為期七天的「鞏固期」,截至七月廿七日,本澳已連續五日未有錄得社區核酸陽性個案,僅錄得零星管控中發現個案。當局在「鞏固期」內展開多輪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核檢計劃,至今暫未發現有社區陽性個案,如果今明兩日社區再未錄得新陽性個案,社區陽性算基本清零了。

今波疫情逾四十日社會元氣大傷

自「鞏固期」開始,政府恢復部分工商業活動,但疫情至今近四十日,幾乎所有食肆均只能外賣運作,娛樂及教育場所幾乎全面被強制停運,無論從業員及業界收入都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已出現結業和失業潮。此外,儘管「鞏固期」間部分行業在嚴格按照衛生當局指引下可以復工,但法規又另外規定,商場內的商舖、室內裝修等行業仍須停業,惟相關人士反映,商廈同樣屬中央空調和人數較多的室內場所,為何只有商場商舖被禁營業?此外,人數更多和複雜的地盤可運作,但室內人數較少的裝修卻一律不允許運作,令這些行業、從業員及裝修中單位業主受到嚴重影響。另外,法規只規定托兒所須暫停營運,但現時的教育中心、補習社等行業也一律停運,對經營教育行業的中小微企亦造成嚴重打擊。

必須指出,我們絕對支持特區政府科學和精準防控的政策原則,但現時部分政策實難言科學和精準。反觀七月十一日才發現首宗社區Omicron BA.5案例的珠海,由於及時封控社區傳染源,早在七月二十日,已在有四十八小時核酸及限一半人數前提下,分區開放餐飲堂食,且大部分行業已有序復業復工。

復常計劃時序應儘早公佈讓社會早作準備

為此,筆者日前去信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要求政府盡快向社會公佈倘及後未再發現社區感染、「鞏固期」後的社會復常方案,包括何時容許商場內的商業運作和裝修行業運作,何時容許餐飲場所重開堂食,以及教育中心在配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盡快重開,讓被強制停業逾月的行業場所等有序開放,並制定清晰具體的控疫指引,讓社會儘早作準備、應對及配合。

衛生局隨即於翌日疫情記招上介紹今輪「鞏固期」後的初步計劃。當局表示,由於七月三十至三十一日的全民核檢,預計要到八月一日傍晚才有全部結果,故如無意外將會延長「鞏固期」三日至八月二日零時,倘全民核檢結果理想,如陽性個案維持低水平或感染源頭明確,本澳便會進入「穩定期」,屆時會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放寬佩戴口罩的標準和核檢頻率;開放食肆堂食,但會限制用餐人數及要求出示核檢採樣證明;同時會評估購物中心、室內裝修工程等場所能否有限度營運;而一些對外服務場所如補習社、持續進修中心等,顧客接受服務時要長時間除低口罩或停留較長時間,會要求出示四十八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而美容院、按摩院、健身室等復業則要循序漸進,詳細計劃按風險評估後再公佈。此外,「穩定期」首周全澳居民仍要每日快測,政府會提供快測包,重點人群仍維持高頻次核檢,而離家工作人群核檢或會由兩天一檢改為三天一檢。當局稱暫未知「穩定期」將會持續多久,須按社會整體疫情來判斷。

「鞏固穩定期」無意思 何時進「正常期」才關鍵

對於政府自「清零期」後,又提出「鞏固期」和「穩定期」,坊間不少意見笑指特區政府「創意無限」,更關注還要多少期才能踏入正常期?此外,坊間亦十分關注踏入「穩定期」後,政府擬要求食肆堂食人士、上班工作人士及進入補習社人士,要進行四十八小時核酸(T+2)是否必要和合理。

必須指出,根據之前的防疫原則,一般而言,在社區面清零後,再經歷七加七(即兩個病毒潛伏周期),應可明確屬社會面清零,簡單而言社會應恢復正常運作,即回到今波疫情前的社會運作、狀況及通關。

值得留意,根據六月廿九日國家發佈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規定,「連續七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七天風險區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中風險地區;連續三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

故若根據國家最新的精準防控規定,社會復常的時間更應該由原來的「七加七」,變成「七加三」,故實際上,今次特區政府提出的七加三「鞏固期」,實際上就是「參考」內地第九版的防控規定,只是特區政府未有直接承認參考內地安排,而是自行創設「清零期」、「鞏固期」和「穩定期」等新名字。

七加三後才進穩定期入食肆要核酸難逃過度防疫質疑

筆者同意,澳門社情和內地有區別,也不是要求特區政府盲目套用內地的要求,但內地(第九版)新規定強調:要「堅決整治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突出問題。」確實值得特區政府反省反思。

先不說今波疫情特區政府錯失首三周的控疫黃金期,導致社會元氣在今波控疫基本被耗光的問題。參照內地新版規定,只要本澳在八月二日前,又或按本澳過去慣常兩周的做法則是八月六日前,不再在社區發現新增陽性個案,就代表今波疫情已完結,本澳應該進入「正常期」,而非政府所講的「穩定期」,除非未來在社區仍有零星陽性個案,否則疫情完結後,特區政府就不應對堂食或工作人群等作額外的核酸限制,否則就屬內地正嚴厲打擊的「一刀切」、「層層加碼」的過度防疫舉措!當然,如果本澳不幸未來仍有零星社區陽性,在未完成七加三清零的期間內,當局為方便社會實際運作,要求堂食有核酸檢測證明,也屬合理。

今波疫情仍應盡力溯源避免同樣漏洞疫情再現

筆者必須提醒,特區政府今輪抗疫表現實在差勁,已令社會出現嚴重的抗疫疲勞,如果今波疫情完結仍要過度防疫,只會令社會矛盾更多,復常更慢,必須避免!此外,由於政府仍未找到今波疫情的源頭,這也意味著我們未能堵塞漏洞,無法防止未來再次觸發的新一波疫情,故找出今波疫情的源頭,仍是我們必要盡力的重點工作,尤其在未成功找到今波疫情源頭前,特區政府確實可合理為某些高危活動設限,例如若要舉辦超過數百人的宴會,所有參與者都要做核酸檢測,甚至可能要廿四小時等,這才更為科學合理。

此外,特區政府也應總結今次疫情經驗,要求包括冷鏈、出入境或染疫風險較高的人群,進行有科學理據和合理頻次的核酸檢測,在社會運作和儘早發現中找到平衡點。但切忌再以簡單族裔等劃界,免再引起無謂爭議。

宇論滔滔 □ 林宇滔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sonpou/posts/323302448363043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