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電單車汰換數目理想 應盡快增加及更換雙制式插座

電動電單車汰換數目理想
應盡快增加及更換雙制式插座

#宇論滔滔 □ 林宇滔 (2025/7/11)

澳門環保與節能基金於2022年3月起推出《淘汰老舊摩托車並置換新電動摩托車資助計劃》,藉以鼓勵車主有需要時將較高污染的老舊電單車淘汰並置換為新電動電單車,以提升電動電單車的普及率,第一階段批出的申請有1,822宗。隨後更推出第二階段的「資助計劃」,申請期由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3日,根據環保局表示,兩階段共批出5,354宗申請,現時全澳約有5,400輛電動電單車,比計劃推出初期的390輛,大幅飆升至約14倍。

電動電單車數量近年增十多倍

電動電單車數量急增,自然對公共停車場充電車位的需求也同步增加,去年12月筆者就收到不少車主反映充電制式的問題。原因在於本澳公共停車場所設置的充電插座只有單一種的英國標準插座,而本澳有部分電動電單車入口商售賣的卻是其他充電制式的電動電單車,不能直接使用公共停車場的充電插座,加上改裝插頭可能會被入口商指自行更改充電頭而喪失保養,故在過去,非英式插頭的電動電單車均會使用轉換插頭進行充電。
然而,自從去年年中接連發生數宗電動電單車在充電時起火事件後,令社會關注電動電單車安全問題。有公共停車場張貼告示:「為確保停車場用電安全,每一個充電插座僅限一對一充電,嚴禁使用拖板或萬能蘇進行充電,如有發現將斷電處理」;更有告示指如違規充電最高罰款150澳門元。
去年發生充電制式不兼容又不能用轉換插問題
對於使用轉換插頭充電是否屬於「影響提供公共泊車服務的地點正常運作的行為」先暫不討論。但有電動電單車用家稱,若停車場管理人員發現有人使用轉換插頭充電,便會直接拔除充電插頭。上述問題令現時部分電動電單車車主陷入既不能使用轉換插,亦不能自行將電單車的充電插頭更換成英式插頭的兩難困境。筆者認同有關當局必須將確保電動車使用安全作為首要的考慮,但亦不能忽視用家的實際使用情況,當局應合理地處理和解決電動電單車充電口不匹配的問題。
筆者為此在去年12月就此問題向當局提出書面質詢,其後於今年1月,當局協調澳電公司在公共停車場充電位引入國標插座。根據環保局的最新資料 ,現時本澳已在51個公共停車場設有650個電動電單車充電位,當中約三成為國標10A插座(202個),有3%(19個)為國/英標雙制式插座,其餘為英標插座(429個),當局在網站上提及,下一階段會因應車輛數量的實際增長,繼續按計劃完善相關充換電配套。
電動電單車充電位僅佔公共停車場3%
根據交通局的資料,現時全澳共有56個公共停車場設有19,523個電單車泊位,但望信、文化中心、栢威、柯維納馬路戶外及協和醫院停車場仍未有電動電單車充電設施,全澳650個電動電單車充電位僅佔總電單車泊位的3%。在目前全澳共有約5,400輛電動電單車的情況下,很明顯,本澳無論是公共停車場的電單車充電位數量比例,還是公共充電位與電動電單車比例,都遠低於電動私家車,反映當局規劃標準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
然而,最近筆者收到不同市民反映,隨著政府鼓勵更換電動電單車的計劃推出,電動電單車的數量正不斷增加,加上大部分電動電單車會選擇在公共停車場充電,但公共停車場電單車充電設施卻未有同步增加,電單車充電位不足問題越趨突顯,有時在繁忙時段要等半小時才有電單車充電位使用;更有駕駛者反映,曾因某種制式的車位泊滿,自己的車被其他想充電的駕駛者擅自搬走;也有駕駛者認為,應該每一個充電位都要有國/英標雙制式插座,因為很多時候要入到停車場才知道自己所用制式的充電位泊滿,又要再找其他停車場,十分不便。
雙制式插座更換緩慢至今僅換19個?
當局早前曾在立法會承諾會逐步將電單車充電插座全部改為雙制式,但現時本澳650個電單車充電位當中,只有19個為國/英標雙制式插座,僅佔總數3%,進度緩慢,為此,筆者再次質詢當局,要求交代預計何時才能完成全部更換;會否明確將來新增的電單車充電位均採用雙制式以方便用家。
此外,筆者也要求交代現時全澳共有56個公共停車場設有19,523個電單車泊位,當中只有51個公共停車場設有650個電動電單車充電位,佔整體僅3%。而且不論停車場大小及繁忙程度,電單車充電泊位最多亦不超過20個,如青洲坊大廈停車場,電單車位共1,628個,充電位比例僅1.2%,其餘停車場大部分都是10個或15個。當局有否收集各停車場的電動電單車充電設施的使用率?會否按實際需要,為電動電單車泊位經常滿載的停車場增加更多充電設施?
要求交代會否增加公共停車場充電配套
儘管筆者認為,只要換電站位置方便及足夠,在台灣最受歡迎的換電式電單車,應十分適合在澳門駕駛,但目前本澳電動電單車的主流仍屬現場式充電,公共停車場幾乎成為唯一最主要的充電方式,因應環保局網站提及:「特區政府正根據推動電動車的相關計劃,分階段於本澳公共停車場完善電動摩托車充電配套,近期已率先在本澳51個公共停車場完成增設650個充電設施並開放予公眾使用,下一階段會因應車輛數量的實際增長,繼續按計劃完善相關充換電配套。」目前全澳共有約5,400輛電動電單車,公共充電車位數與電動電單車的比率僅12%,故筆者要求當局交代,隨著電動電單車數量增加明顯出現供不應求,當局計算電單車充電位需求數量的標準是什麼?有否增加公共停車場電單車充電位的具體計劃?現時本澳共有56個公共停車場設有電單車泊位,當局為何未在望信、文化中心、栢威、柯維納馬路戶外及協和醫院停車場安裝電單車充電設施?

訊報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sonpou/posts/pfbid02DEhEsdg6KpS52bgfXaTzqWYTZKjTHGbGpUCDos2JbUn747joHBpETgMURNVQaVSh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