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周大新聞離不開一個字:火。實體上,内港再度火燒連環船,損失慘重。心靈上,社會大動肝火的,除防疫、通關等外,當數衛星賭場去留,一講就火都來,而火的並非法律或者衛星賭場的歸屬、去向,而是官方態度。口説科學施政,實際不求甚解,更甚者鴕鳥政策。苦的豈止相關從業人員?整個社會都會受害。
先表個態,筆者一直支持特區政府加強博彩業監管,過去的亂象確太多,害人害己,不可持續;亦不質疑坊間一直説的「衛星賭場」或政府口中的「租賃賭場」的法律問題。既然,政府過去執法不嚴,催生種種弊端,以後要依法執正來做,即所有賭場必須在持賭牌企業名下物業之内,修法後亦有三年過渡期,這已是難以改變的一件事。關鍵在於,當局有否評估過衛星賭場會大面積關門大吉?有否為此作好應對準備,包括因此而衍生的失業、衛星賭場周邊商業環境變差等?或許政府通通有做,惟遲遲不肯透露、公佈,更甚者遇到相關問題總吞吞吐吐、三緘其口,令社會無法再循善意角度想,只好當政府沒有評估過、作好準備過。事實上,立法會在一般性審議《博彩法》修訂案時,已有不少議員追問政府衛星賭場數目、賭枱以及相關人員等數據,一直不得要領,連最基本的衛星場數目都不清不楚。直至之後立法會小組會以及一般性審議《博彩業務法》時,政府才透露,衛星賭場數目為22間,可透過分層登記、份額方式去處理,其他仍欠奉。按業界之前宣稱,澳門應有22間衛星賭場,至少涉及5千賭枱前線及1萬其他職位人員。
不公佈詳細數據既是態度問題,更是科學施政問題。先説前者,不論法律如何,衛星賭場存在多年是鐵一般的事實,事情也不簡單,但必須認真面對,開誠佈公,盼左右而言他,是避難的表現。科學施政方面,特區政府長期未如人意,就如制訂、修改任何法律,並非只顧立法、 修法的行文、法理,還要考慮效果、後果,即立法、修法會為社會、經濟、民生等帶來甚麼影響、會涉及多少人,有何方案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及補救受影響的持份者等,畢竟「一法立一弊生」不可不防,這叫全面考量。立法、修法是令「整件事」更有法律基礎的手段,並非最終目的,不能為修法而修法,本末倒置。而全面考量的必要條件是,掌握盡量全面的數據,否則瞎子摸象。
無錯,澳門博彩業現在面對的困局,大環境是主因,但修訂《博彩法》、《博彩業務法》以及現實存在的衛星賭場、澳門整體經濟、就業等息息相關,應有周詳計劃、部署。當中,衛星賭場去留影響不少人的就業、週邊產業、澳門半島經濟佈局等,牽連甚廣,就不能只講法律,不論其實際影響了。問題是,政府連有多少衛星賭場、涉及多少賭枱、相關人員的數字都不坦誠相告,叫議員、持份者及社會如何去評估影響、如何審議法案並應對後續?不論數據、分析、評估、現存問題、後續應對補救,政府就交修法法案予立法會,立法會又不論如何都通過,為修法而修法、為通過而通過是不負責任的。記得當年政府提交保安、清潔人員最低工資法案時,也沒提供受影響人員等數字,負責審議的立法會小組要求政府提供,法案最終才能成事,為何過去做到,現在卻做不到?
在此強調,既然要解決衛星賭場問題,相信社會會接受,就算不接受也得接受,但當局必須勇於面對,開誠佈公,與議會、社會溝通,想一個各持份者都接受的方案,其前提是,我們要知道全面的數據及情況,否則甚麼都估估下,於事無補,徒添社會火氣。火燒連環船一次都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