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教育投放何來「教育興澳」?

近期出生率低似乎成為熱門議題,但若以絕對數計,去年五千新生嬰兒數目並不是特別低,且較回歸初平均每年三千多人,仍高出逾半,出生率除與社會環境有關,也和歷史人口結構有關。翻查歷史資料,澳門出生人口在七十年代只有平均二千多人,八十年代拾級而上,原因是八十年代開始有大量年輕人移民來澳門從事製造業,並在本澳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從1985年開始出生人口更連續五年超過七千人,並在1988年達到歷史高峰近八千人,但及後出生率又開始明顯回落,在2003年更跌至3,212人的四十年新低。
原本在澳門八十年代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開始在十年前進入適婚年齡,組織家庭生兒育女,故從統計數據可見,本澳出生人口在2010年再次突破五千人,並在2014年開始飆升至7,360人,並在2012年至2017年持續維持約六千五百人以上,當中四年更逾七千人。
出生率仍不低 非高教學生仍上升
出生人口的波動,對非高等教育也帶來不少衝擊,尤其在八十年代嬰兒潮出生的學生高中畢業後,非高等教育持續萎縮,中學每級的學生由每年七千多人,逐步下跌至不到四千人,非高等教育學生人數也從2000/2001學年的10.1萬人,跌至2013/2014學年的6.8萬人,跌幅高達三成。但當年特區政府並未有採取如香港的殺校措施,反而藉此契機順勢而行推動小班教學,無論從總額投放,還是學生人均資源的角度,政府對教育資源的投放確實是持續增加!
按照第19/2006號行政法規《免費教育津貼制度》第六條,規定非高等教育每班的學生人數為25至35人,即坊間俗稱的「小班制教學」,且政府同時透過「優化班師比津貼」,鼓勵學校增聘足夠老師提升教育質素,簡單而言,學校聘有足夠數量的老師,且每班收生25人,將可獲得最高的學生人均資助金額。
受惠此政策,本澳非高等教育無論是每班人數和師生比,過去十多年來確有明顯改善,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的師生比由2011/2012學年的13.8,逐步改善至2019/2020學年的11.1,同期每班的人數亦由29.3人,降至27.5人,連同免費教育津貼(俗稱包班津貼)的每年調升,特區政府在免費教育的投放,確實令到學生人均獲得的教育資源不斷增加,為提升整體教育質素打好基礎!
班師比連續十多年改善現屆政府上任即變差?
受到疫情以及經濟下行影響,政府近年的財政收入有所減少,今屆政府於2019年12月20日上場後致力壓縮政府開支,儘管政府多次強調不會削減民生福利包括教育的開支,但事實上,相較前任政府,今屆政府對非高等教育確實「靜悄悄」地採取了緊縮政策。
翻查資料,本澳自2006年通過第 19/2006 號行政法規設立《免費教育津貼制度》後,儘管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以及2015年本澳賭收大跌三分之一等經濟衝擊,政府仍堅持每年調升免費教育的包班津貼,確保教育資源投入,但這個連續十四年的「記錄」,在2021年被今屆政府「斬纜」。且根據教育統計,今屆政府上任後,本澳非高等教育無論是每班人數和師生比,一改過去持續多年的不斷改善趨勢,連續兩年錄得上升,反映學生人均教育資源有實質下降。
每班向35人「靠攏」 變相減人均資源
更重要的是,在2021年初,教青局向本澳所有入網學校發出公函,通知學校在「2021/2022學年的班級規劃」中,幼一、小一、初一及高一共四個年級的每班收生人數應向35人「靠攏」,即每班學生要由「最佳」25人,變成「最佳」35人,變相重回「大班」教學。
如此重大的教育政策改變,當局竟未有在事前向公眾解釋政策原由!筆者在立法會質詢時,教青局則解釋35人仍屬《免費教育津貼制度》第六條的範圍,措施主要是應對學生數量的變化,但當局至今仍不肯正面承認和回應,由於免費教育津貼是以每班計算,當局要求每班收生人數應向35人「靠攏」的措施,實際會令學生人均獲得的教育資源減少!更重要的是,25人一班的小班教育已運作多年,不少學校的班房根本難以應付每班增至35人的「大班」。與此同時,在硬件方面,政府未有前瞻覓地增建校舍,本澳有不少學校仍面對學生人均面積極低的事實,但政府仍然突然中止原狗場部分用地興建四間學校校舍的計劃。
大班制令弱校縮班有裁員壓力
再者,筆者收到有教師反映,由25人增至35人一班,「大班」教學會令原本在「小班」教學工作量不少的教師,更難有時間照顧有特別需要的學生,勢必令整體教育質素下降。
更重要的是,由於入網學校將逐步統一將每班增至35人,當新學年收生時,更多家長心儀的學校收生特別多,而一些位置較偏僻或名氣較差的學校,就會出現收生不足、未能開班的情況。由於收生不平均的情況嚴重,不少學校不單開不成班要縮班,不少學校甚至可能要裁減教師!
或有意見認為「出生率低、經濟差,政府減少教育開支方向合理!」但事實上,教育是對未來一代的投資,再窮也不應窮教育,再者,坊間因近年出生率放緩,覺得非高等教育學生減少根本是錯覺。
非高教人數仍最少增三年 應投放軟硬件資源
過去五年本澳出生嬰兒數分別為5026人(2021)、5545人(2020)、5979人(2019)、5925人(2018)及6527人(2017),較之前五年平均逾七千的出生率有明顯的下跌,但相較1998至2009年期間連續十二年出生嬰兒數低於五千,2000至2005年更連續六年低於四千人,本澳近年的出生率其實仍屬高水平。
再者,非高等教育的學生總數量其實正年年增加,並從2016/2017學年的7.7萬人,快速增至2020/2021學年的8.5萬人;加上由於之前本澳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人數均少於五千人,意味著未來最少三年本澳非高等教育的整體人數仍然會持續增長,估計三年後將接近九萬人。
鼓勵畢業生讀師範卻無職可供?
為此,政府不單應剎停班級人數向35人靠攏等行政措施,避免學生人均教育資源被分薄,同時更應持續增加教育資源的投放,以確保師生比持續改善,持續提升教育質素;更要確保教育用地的前瞻規劃,確保不同學校的學生在教育資源及教育空間的公平性。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是近年特區政府一直強調的施政理念。加上政府早年鼓勵中學畢業生投身教師行業取得相當成效,近年不少畢業生均選擇就讀師範教育相關專業。
根據官方資料,近年高中畢業生平均有500人選擇就讀師範及教育類學科,佔總體畢業生約一成,當中還未包含修讀純學科專業,如中、英、數、物理、化學等專業的潛在教師資源。然而根據官方統計,2020/2021學年本澳非高等教育的教師共7,050人,近5年,本澳教師數目年平均增長約200名,即使連同退休或其他離職的空缺,本澳非高等教育老師的職缺,目前明顯屬「供過於求」。
逆周期聘師資提教育質素一石二鳥
儘管近年本澳面對嚴峻的經濟環境,但不因為短期經濟波動,堅持持續投放資源為下一代創造好的教育學習環境,相信是社會普遍共識。客觀而言,近年無論是從非高等學生人數增長、提升教育質素、還是特殊需求學生的融合教育,對教學人員的實際需求本來就應該有增無減,只要政府能堅持「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信念,敢於繼續投放教育資源在下一代身上,不單可為澳門未來發展埋下更成功的種子;再者穩定、甚至因應實際需求增聘教師這種政府逆周期的操作,也有穩定就業市場和減少經濟衝擊的即時效果,實際是一石二鳥之舉!
應交待外僱教師詳情還本地老師教職
此外,筆者收到市民反映,指有學校以高薪聘請物理科外僱教師。事實上,按照勞工事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澳合共77間非高等教育學校當中,至少有35間學校聘用328名專業外僱。筆者認為,當局應交代35間學校聘用的328名專業外僱,當中有多少是直接從事教育工作及教授哪個學科,當局亦應釐清以甚麼標準批出相關外僱額。
更甚者,面對未來三年將出現教學人員「供過於求」的情況,當局應交代有何措施確保本地教學人員不會因此而失業,更應確保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找到對口工作,避免人才的浪費。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 林宇滔

相關文章

執筆之時,衛生局剛接獲內地通報,中山市坦洲鎮出現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兩名澳門人因與確診患者在一月九日參